颱洪防災科普小實驗
大葉大學 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
大葉大學 工學院防災研究中心
周中祺助理教授
大葉大學 工學院防災研究中心
周中祺助理教授
台灣每年5月起即進入到防汛期,此時,臺灣降雨機率大增,豪雨及颱風來襲機率增加,再加上近年來極端氣候變遷,導致颱洪威脅日益加大,民眾應在災害來臨前積極的投入颱洪防範工作。我們的山地、丘陵約佔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偏遠山區面臨颱風、強降雨之威脅,不僅造成水患風險外,驟雨狂降、山坡地的墾閥與破壞等眾多因素下還會造成土石流災害威脅,導致偏遠山區面臨颱洪災害,所遭受到的破壞遠大於都市地區,必須格外防範。
因偏遠地區災害特性致受災風險較高加上居民高齡化,提醒偏遠地區民眾應在災害發生前做足防颱準備,包括:
因偏遠地區災害特性致受災風險較高加上居民高齡化,提醒偏遠地區民眾應在災害發生前做足防颱準備,包括:
- 收音機等即時資訊接收;
- 環境清潔避免排水淤塞;
- 預備道路中斷所需物資;
- 慢性病患確認備用藥品;
門窗與屋頂固定與修繕等各項防洪汛基本準備。災害與明天誰會先到?
一般民眾往往因為不願面對災害的真實風險,所以對於災害認知不足;災害準備不足及資訊接受延遲,颱洪來臨時,許多民眾仍然覺得自己撐得過這場災難,也因此造成人員傷害。當疏散撤離機制啟動的時候,民眾務必遵循指揮人員的指引進行緊急疏散撤離,當地青壯年也可從旁協助民眾進行緊急撤離(包含年長者、行動不便者、洗腎患者等重症、沒有交通工具、外國人、孩童等)或撤離地區照護機構內的災民(照護之家、醫院、療養院、寄宿學校)。
在過去的災害經驗也告訴我們,面對孩童與地區民眾在防災教育訓練的不足,當災害發生時,因為孩童與長者的行動力不足及判斷能力較弱,可能更為其帶來撤離風險,建議可以從小學防災教育或社區樂齡課程導入防災引導課程,本文介紹一項簡易防災科普小實驗讓民眾與孩童更加認識汛期威脅。這個簡單的小實驗為「颱洪防災科普小實驗」,利用保特瓶或斜板上堆積土石;在土石上放置玩具小屋或小人物模型模擬山區與村落地理型態,再透過鑽滿小孔的水瓶模擬驟雨下降。在驟雨狂降的作用下,民眾可以觀察到土壤與房屋沿著坡面快速向下流動的作用形成高濃度之流體且具有相當速度之流動現象,以瞭解驟雨可能對山區居民帶來之威脅。
從這個小實驗就可以告訴我們,當颱洪驟雨時災害發生的速度非常快,提醒民眾務必在颱洪發生前做足準備、掌握資訊、撤離時配合地方政府指示,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消防署。
[2]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在過去的災害經驗也告訴我們,面對孩童與地區民眾在防災教育訓練的不足,當災害發生時,因為孩童與長者的行動力不足及判斷能力較弱,可能更為其帶來撤離風險,建議可以從小學防災教育或社區樂齡課程導入防災引導課程,本文介紹一項簡易防災科普小實驗讓民眾與孩童更加認識汛期威脅。這個簡單的小實驗為「颱洪防災科普小實驗」,利用保特瓶或斜板上堆積土石;在土石上放置玩具小屋或小人物模型模擬山區與村落地理型態,再透過鑽滿小孔的水瓶模擬驟雨下降。在驟雨狂降的作用下,民眾可以觀察到土壤與房屋沿著坡面快速向下流動的作用形成高濃度之流體且具有相當速度之流動現象,以瞭解驟雨可能對山區居民帶來之威脅。
從這個小實驗就可以告訴我們,當颱洪驟雨時災害發生的速度非常快,提醒民眾務必在颱洪發生前做足準備、掌握資訊、撤離時配合地方政府指示,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消防署。
[2]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附錄:颱洪防災科普小實驗:
一、使用材料
- 寶特瓶(1000ml):3個
- 剪刀/美工刀:1把
- 土石:一些
- 枯葉:一些
- 水:2000ml
- 小紙盒:一個
二、實驗步驟
- 先將三個寶特瓶的瓶口以及側面剪開,再將其中一個寶特瓶底部剪開,
- 三個寶特瓶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長軌道,傾斜模擬山坡狀態。
- 將土石以及枯葉放置在寶特瓶上方,模擬山區部落地理狀態後在放上小紙盒象徵房屋。
- 取鑽孔水瓶並裝滿水,模擬驟雨狂下,觀察因大雨使土石鬆動造成的災害型態。
更新日期:113-04-30